他们,奋战在精准扶贫攻坚一线(一)

发布日期: 2018-07-20    【 字体:   】

  根据广东省、广州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安排,我区对口帮扶梅州市丰顺县13个镇共35条省定相对贫困村,从34个单位共选派扶贫干部44人。其中,作为“前方指挥部”的精准扶贫工作组超强配置:组长由有十几年扶贫经验的梁冰担任,副组长陈念毛和文锋均是从部队正团职主官岗位转业,拥有“铁”一般的意志,其余4名组员均有过扶贫经历,协管43条贫困村,占丰顺县省定贫困村的70%,几乎跑遍丰顺乡镇。两年多来,44名扶贫干部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在精准扶贫攻坚战场上挥洒激情、尽显才华,取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2017年,危房改造完成或已动工的有403户,改造率95.72%;3755人达到脱贫标准,预脱贫率约为72.82%,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09元;完成了67.64公里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00%完成, 累计建设35个标准卫生站、81个标准化公共厕所、1483盏路灯、209个垃圾收集点、41个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服务站以及32个文体活动中心。我区的部分扶贫经验做法先后在省扶贫网、各级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刊物发表。

  促产业发展

  他们殚精竭虑、夙夜在公

  我区明确提出“产业扶贫要有大突破”,全体扶贫干部紧盯主攻方向,始终瞄准产业扶贫这一中心,殚精竭虑、夙夜在公,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小椹村驻村干部劳振华为快速推动温氏自动化养鸡场项目,一度把当地一些相关部门当“家”,三天两头就要往那待上几个小时,最终在各方协调配合下,年出栏鸡33万余只、年纯利润近50万元的鸡场得以建成,现在已出栏近10万只鸡;嶂背村驻村干部朱峰为了销售本村土猪,化身“朱老板”见人就推销,而且关于土猪的种种优点说得头头是道;茶背村驻村干部林鹏昌在发展“扶贫车间”时,多次跑往潮汕一带,只为拉到更多业务,帮助贫困户多增加就业岗位;新兴村驻村干部江庆才、罗宇杰是扶贫队伍里最早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的,他们多方查阅资料、认真进行可行性论证、走访多个部门、积极申报项目,为其他驻友所在的帮扶村发展光伏项目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办理流程样板;丰京村驻村干部贾华格是扶贫队伍里学历最高的,平时沉默少言的他总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才华,盘活了生态柚子园、投资了水电站、搭建了百香果园、创设了扶贫车间等等,这些项目建设的背后,蕴含着无数个修改方案的不眠之夜、家人卧病在床危及生命痛哭流涕后的岗位坚守、田间地头穿梭忙碌的身影……华东村驻村干部陈哲明,为“拉拢”当地龙头企业参与村种植项目,“放长线钓大鱼”,用“兄弟般”的感情,促成了占地约250亩的四季果园种植基地建设;采芝村驻村干部罗应军,所帮扶村的贫困户有99户,是我区对口帮扶村贫困户数量最多的,但他思路广、主意多,通过不懈沟通协调,完成了种植黄栀子、养鸭和养鱼三个项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溪南村驻村干部欧阳德,来扶贫前是区住建局下属安监站站长,是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做每一个项目都讲究流程、严格手续、把控风险,自驻村来,他便不断了解实情、征求民意,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他仍在坚持,希望找到最适合本村发展,同时又能持续稳定的产业,目前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与温氏企业合作的养鸡场;双溪村驻村干部赵超军,性格十分乐观,凡事都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分散养殖土母猪的效果,一度让贫困户像“打了鸡血”般充满斗志;坑尾村驻村干部卢志坚,作为第二轮扶贫干部,大家评价他最具商业头脑,平常大家开玩笑叫他“卢总”,他把赤灵芝孢子粉和土蜂蜜进行包装升级,获得了好价钱,也赢得了市场。

  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硬骨头,既要符合当地实际,又要防控种养风险,还要把握市场波动,要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产业扶贫机制十分不易。但驻村干部们没有为此而退缩、放弃,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一心为贫困人口谋致富的决心永存心中。这期间,虽然经历过独自驻村的寂寞、“跑断腿”的失落、争得面红耳赤的激动,但当看到几万只鸡倾巢卖出、果树上结满的硕果、漫山遍野的各色花朵和绿油油的茶叶、光伏发电量每天跳动的数据、贫困人口劳作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饭以及分红后的喜悦......,这个时候,他们发现,自己所付出的这一切,都是十分值得的。

  抓基层党建

  他们建章立制、率先垂范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党建工作,是推动精准扶贫的基础、关键。区委区政府按照每年5万元的标准,支持相对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要求各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党员作用,结对贫困户,开展“两学一做”活动。

  龙北村驻村干部张辉,注重规范村两委班子议事决策程序,在扶贫工作遇到困难时,充分发挥村老党员的带头作用,凝聚村两委班子向心力,2016年度被评为基层党建先进村,获得丰顺县委县政府奖励7万元;滩良村驻村干部曾智勇,因与修路项目上意见相左,遭来村干部恶语相向后,仍坚持在扶贫一线,定期召开村党员会议,商讨扶贫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建立党员群,随时公开村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富足村驻村干部谭少祥,勇于担起责任,率先垂范,用“尽心、尽情、尽力、尽可能”的态度推动工作开展;黄沙坑村驻村干部殷新华,也曾参加过上一轮扶贫,他深知抓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自驻村第一天起,就组织全体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召开扶贫工作动员会议,表明团结一致、直面困难的决心,从扶贫至今,该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关系融洽、凝聚力强,扶贫工作开展顺利;湖田村驻村干部张亮,他所帮扶的村村两委干部年龄普遍偏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承担大部分扶贫工作内容,同时不遗余力地向“老同志”们解读政策、指导工作;埔东村驻村干部谢扬圣,平常说话低声细语,但做起基层工作却“大刀阔斧、大有作为”,他用他执着、认真的态度感染着村里的党员和身边的人。

  两年多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新鲜血液的年轻党员队伍,一个乡贤能人加入的更具创造力的基层组织在各贫困村涌现,盛产茶叶的美丽乡村潭江镇官下村、乡风淳朴的砂田镇占中村、产业推动顺利的大龙华镇华东村,无不见证着这一点。一支真正“带不走、留得下”的基层党支部正在悄然形成,相信在未来精准扶贫“三年行动”里,这个组织会更加牢固。

                                                                                                                              花都新闻中心 舒仕雄


相关附件:
分享到
  • 广州花都发布

    今日花都

    花都电台

    花都广播电视台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