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年花都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8-03-07 09:00     【 字体:   】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26日在广州市花都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叶志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花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年度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一)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6亿元,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4.85亿元,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6亿元,可比增长15.25%。税收收入283.34亿元,增长20.6%。固定资产投资350.8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28亿元,增长9.0%。外贸进出口总值943.5亿元,增长59.5%,我区对广州市外贸进出口增长贡献度达30%,居全市首位。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整车产销量均超128万辆,分别增长12.9%、11.3%,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新的十年战略合作协议,东风启辰总部落户,东风日产电池工厂正式建成。花都皮革皮具市场申报成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采购出口货值122.1亿美元,规模跃居全国第二位。成功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制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的“1+4”配套政策,95家金融、类金融等绿色机构进驻绿色金融街,注册资本金62.61亿元。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准入门槛,严格土地“亩产税收”管理,重点区域工业用地亩产税收大幅提高,引进63个优质项目,总投资超686亿元。
  (二)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投入和产出不断提高。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至2.6%,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5家、累计493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累计227家。获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数量居全市前列。质量强区成效明显,专利申请总量首次突破一万件。中国广州花都(皮革皮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专利快速授权、维权总量实现倍增,快速授权指标排名全省第二位,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广州市(花都)皮革皮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市著名商标14件,引导企业制定国家、行业等各类标准35项,总量增长152%。
  (三)城市功能明显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花都人民十分关注的地铁九号线,已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花都迈入“地铁时代”。花都市民十分期盼的云山大桥已于2017年11月30日正式通车。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区征拆取得阶段性成效。迎宾大道、G106、S118改造升级顺利完成,迎宾大道与G106立交D线桥、机场高速北延线东湖出入口、宝华路(曙光路~凤凰路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如期建成。政务服务中心、青少宫、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新增管道燃气覆盖居民用户23878户,完成484条自然村光纤通达工程、24个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城区“六乱”、出租屋、消防安全、卫生保洁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圆满完成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任务。
  (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深入推进“河长制”,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清理整顿“散乱污”场所6775个,其中畜禽养殖场708户,工业企业5404家,餐饮食品企业494家,清理河涌堆场和搅拌站共45个,拆除违建93.5万平方米,依法立案查处环境污染企业827宗,立案侦办涉嫌环境污染违法犯罪9宗、刑拘13人。完成87个行政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狮岭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使用,建成119.46公里污水管网。白坭河、新街河、天马河、田美河、雅瑶涌等8条中央、省、市考核督办的河涌基本消除黑臭,达到初见成效考核要求,尤其是白坭河大坳断面水质持续向好,流溪河李溪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治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铁腕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依法淘汰212家落后产能企业、15台锅炉,全面推进黄标车取缔工作,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00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85.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三,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任务。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85.91%。十件民生实事较好完成。新增就业12077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华南师范大学花都附属学校正式落户,秀全中学新校区完成搬迁。顺利通过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验收,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超过80%。新增公办幼儿学位720个、中小学优质学位1300个,引进一批名校长和名教师。区气象天文科普馆获评教育部首批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在全市率先试点实施医联体建设,柔性引进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带头人25名。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区美术馆、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完成升级改造。炭步镇步云村获评全国文明村,秀全街朱村荣获“省文明村”,新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梯面镇获评国家卫生镇。区农村“三资”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顺利推进。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1751元、1630元,为全区户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6835名老人免费安装“平安通”。养老院、救助站加快建设。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养老助餐配餐服务体系实现村居全覆盖。解决农村“三项治理”留用地欠账2115亩,470套保障性安居房主体结构封顶,中轴线石岗和罗仙安置区一期封顶,机场噪音治理项目安置区按计划推进。圆满完成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四标四实”基础工作。禁毒工作扎实有效,毒情下降幅度居全市第二。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件类警情下降9.5%,市民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六)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政府系统“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则,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坚决按法律法规、制度原则和工作规则办事。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多次召开政情通报会,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面对面沟通交流,广泛听取意见,主动依法接受监督,在监督中积极作为,共办理人大建议101件,政协提案121件,办复率100%。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设立登记一天内办结,累计减免各类税费27.43亿元,小微企业受惠面达100%。削减行政许可事项15%、备案事项22%,清理25个中介服务事项,政务服务基本实现“一门进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通过区长热线推动解决市民诉求共68604宗,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化国企改革,区属企业实现统一监管,镇街属企业完成由区统一托管的移交工作。强化对镇街的风险管控,深化财政预算和支付体系改革,建立立体财政监督体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整改了一批审计发现的问题,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此外,军民融合发展、工青妇、残疾人、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管、应急管理、司法行政、侨务、外事、对台、口岸、地震、统计、粮食、物价、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花都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广大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花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有待完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还不多,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有待培育,传统产业转型面临较大压力。二是城乡融合发展仍需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立体交通网络以及供水、供气等基础配套水平有待提高,农村道路、自来水等设施建设还有不少欠账。三是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及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污染治理任务繁重,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问题仍然突出,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经营性土地出让未完成年初计划,城市更新有待突破。四是民生社会事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五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少数单位办事效率不高,部门之间互为前置、互相推诿现象一定程度依然存在,企业和群众办事还有诸多不便,一些领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8年工作部署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绘制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一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务必坚决贯彻,扎实推进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决策部署,聚焦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实施“质量提升年”行动,推进“六大提质工程”,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创新创业创造宜居宜业的枢纽型幸福美丽花都。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左右,实际执行时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可以低一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0%,商品出口总值增长10%左右。同时,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以下指标: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金融、财政风险得到有序有效防控。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六大提质工程”的决策部署,全力抓好六大任务:
  (一)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实体经济提质工程”和“改革开放深化工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面向未来,广州市提出抢先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AB)和新能源、新材料(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花都要围绕市的战略布局,坚持主导产业引领、核心企业带动和产业生态支撑,结合区的实际,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汽车产业基地、花都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大力扶持东风日产、东风启辰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引入国际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两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出台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配套政策,以中电科为龙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军民融合产业,打造花都绿色价值创新园区,培育千亿级智能电子产业集群。要依托国际航空枢纽,强化与市空港经济区的协调联动,积极发展航材生产、机载设备制造等产业,支持GAMECO、新科宇航等重点企业拓展飞机维修、飞机改装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培育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要支持皮具、珠宝、化妆品、服装、音响、光电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文化创意、人力资本服务转变,向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要加快发展以金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常态化办好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花都文化旅游城项目加快建成开业,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打造提升芙蓉嶂等区内旅游景点,串点成线,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提升商旅文融合发展水平。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招商、引项目,为花都未来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动力。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大胆创新,优质服务,在面向全省、全国甚至全球招商方面取得新突破。借鉴浙江、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创新招商模式,推动组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团队,突出平台招商、园区招商、中介招商,鼓励各类协会商会、产学研创新中心、新型研究机构以商引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健全招商统筹机制,对全区引进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建设引资引技引智中心,打造我区招商引资门户。2018年,要大力度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及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到花都投资发展;下决心吸引一批总部型企业落户;要在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突破;要在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飞机及零部件的维修和制造、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方面取得突破;要在引进绿色金融、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突破,使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是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更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积极争取省、市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到实处。创新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立绿色环保领域的“白名单”和“黑名单”,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绿色企业及绿色金融业务进行认证,制定绿色金融认证及考核评价体系。创新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及环境权益抵押、质押融资,力争全区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达8%。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引进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金融交易平台,设立绿色分行或绿色金融事业部。加强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服务平台合作,支持区内企业上市发展,引进拟上市企业到花都落户。强化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探索打造一条以绿色金融为引领,以绿色产业园区为依托,集聚绿色企业,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推进绿色能源,普及绿色食品,倡导绿色生活的绿色发展之路。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更加解放思想,积极作为,推进政府服务改革创新,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省、市级下放事权,加大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深化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提升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提升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和市民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打通政务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业务整合和流程优化,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少跑腿,让群众少走路。继续做好重点产业项目代办工作,加速项目动工投产。认真落实广州市“民营经济20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支持区内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不折不扣落实已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措施,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全面降低企业融资、用工、水电气等运营成本,规范对企业的各类检查,做到无事不扰、服务到位。大力支持企业上市,鼓励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各大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花都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扩大“助保贷”政策惠及面,支持企业更好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五是严格管理土地。土地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必须管好、用好、保护好。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突出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修编面向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同步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落实“多规合一”,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深化花都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方案。加大土地储备力度,重点围绕产业组团和交通线网布局连片收储土地,新增储备土地8000亩。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实现土地出让金220亿元,保障重大基础设施资金需求。严格土地供应和管理,根据项目类型,采取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实施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竞配建等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供应与项目招商全面对接,精准供给优质项目,引导项目集中进园区。积极推动“工业上楼”,鼓励存量工业用地单位节地挖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供后监管,全面清理闲置土地,推进低效用地提质增效,着力解决批而未供土地问题,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发挥土地应有效益。继续以高压态势查控“两违”,全面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严厉查处小产权房。坚持疏堵结合,从严管控,规范农村建房。
  六是推进对外开放。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全球、全国坐标体系下谋划开放布局,构建开放发展新优势。加快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探索便利化、规范化国际贸易管理服务新体制,扩大试点政策惠及面,培育发展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业态,2018年完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50亿美元,推动试点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强化“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优势,加强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与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引导优势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做强做大,提高经济外向度。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加强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推动符合条件的粤港澳金融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合资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公司,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门户。主动融入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推动与南海区、三水区共建广佛同城示范区,加强花都与清远旅游产业联动,打造广清旅游集聚区。
  (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创新关键落到发展上,持续在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着力推动花都新旧动能的转换。
  一是建设创新平台。对接国家、区域创新战略,主动与省、市加强对接,启动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取将更多产业园区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深科技走廊。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政策,规划建设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积极对接引进全国各地孵化器毕业企业,推动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在花都实现成果转化,新增1~2个国家级孵化器和若干个省、市级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二是培育创新企业。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推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加大力度招引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型项目,力争今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建1个国家级新型研发平台,力争到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50%以上建立研发平台。大力实施“鲲鹏计划”,在全区筛选100家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进企业在自主创新、增资扩产、挂牌上市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三是集聚创新人才。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之源,制定出台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大量吸引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优秀人才落户。通过土地出让竞配建、统筹农村留用地、盘活国有房产和土地等多种途径,今年开始推进建设10000套以上政府人才公寓,保障人才安居落户。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给予项目资助、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等支持。建立区级高端人才库,为高级人才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借助海交会等重大平台,大力引进“千人计划”和“珠江人才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高端人才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系列政策,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推动科技、金融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绿科投平台作用,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成立广州绿色产业研究院,对接国家、省、市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形成新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加快引进一批风投创投机构,更好服务实体项目落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专利创造资助,推行专利权质押融资,初步构建皮革皮具专利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创建国内首个皮革专利展示交易线上线下平台,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假冒行为。
  (三)突出打造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贯彻落实区委建设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的决策部署,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和“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我区形象和品质。
  一是打造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落实区委的部署要求,以增强花都对国际航空枢纽的支撑作用和提升对珠三角北部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调整“一轴四带多组团”为“一轴四带、一核多组团”,规划建设“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加快打造国际化品质化的重要城市功能区。“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为支点,依托“空铁联运”大综合交通体系,向周边区域拓展经济和城市功能,主要包括花都大道以南、雅瑶中路以北、红棉大道以东、新G106以西地区,涵盖主城区CBD、广州北站、花都湖周边等重点发展区域。今年要按照广州中心城区标准,重点抓好主城区CBD、广州北站、花都湖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推动主城区CBD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新图书馆、区青少宫、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好迎宾大道景观再提升和沿线开发,打造总部、金融、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广州北站“站、城、产”融合发展,加快完成广州北站启动区征地拆迁,启动广州北站商务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会展、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优化花都湖周边区域规划,大力配置高端医院、学校、商业、商务服务等设施。
  二是建设枢纽型大交通网络。加快白云机场、广州北站空铁联运体系建设。积极配合白云机场三期征地拆迁和扩建工作,推动第四、第五跑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完善空港周边路网,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启动广州北站一期站房建设。积极争取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广湛、广河、广永、东北客车联络线等多条铁路线位引入广州北站,构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高铁线网,强化广州北站枢纽地位。推进我区纳入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调整规划的相关线路加快建设,推动八号线北延线规划优化及建设,争取十三号线北延线、十八号线北延段、九号线西延段规划落地,配合广清城际二期、新白广城际建设,进一步织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内环路”、“外环路”建设,构建连接广州中心城区的高快速交通网络,确保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先行段、红棉大道一期建成通车;加快征地拆迁,争取建成花都大道(机场北进场路口~红棉大道段)扩建改造、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花山立交~花东立交)、机场北进场路、广州北站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首期工程)、天贵北路、永富路、黄槐路等一批高等级道路;推进城市主要路口的立交化改造。加快实施花莞高速西延线、新G106(花都大道~迎宾大道)等市重点交通项目,完善花都对外交通体系。
  三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按照省、市整体部署,强化规划设计管控,推动成片连片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协同并进。加快实施田美村、东莞村旧村庄全面改造,推动广塘村更新改造,促进功能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改善。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作为民生大事,制定行动计划,完成花城路9号小区、聚贤花园、富华小区等1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完善排水、线网、消防、煤气管道、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加强物业管理,出台配套政策多途径探索解决旧楼宇加装电梯问题,推动改造取得实效。坚持政府主导、试点先行、连片优化,大力推动老旧工业园区和旧厂房的升级改造,用好“工改工”和“城市更新”政策,促进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提质增效。推进中心城区提质升级,开展新一轮城市绿化美化行动,打造“花漾城市”。重点推进迎宾大道、三东大道、山前旅游大道等主干道路景观提升,加快花都境内高速公路、高铁、城轨等重点交通出入“门户”升级改造,提升红棉立交、狮岭互通立交、迎宾大道与G106立交等景观品质,开展雅瑶涌、巴江河等一河两岸亲水环境景观规划。规模化种植开花主题树种,高质量建设一批主题公园、街头绿地,提高城市形象品质。
  四是建设干净整洁城市环境。深入开展内街巷、城中村、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创建一批市级容貌示范社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示范街镇,建设一批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加强城市天际线管控,严格城市公共空间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监管,有序推进城市光亮工程。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监管,加大对无证施工、余泥渣土乱排放及洒漏污染、夜间违章施工扰民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土方平衡工作。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快推进花都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建成投产。大力推动“厕所革命”,在景区、农村、城镇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共厕所。开展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出台停车场建设管理的相关政策,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探索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停车难、占道停车等问题。积极推动市加快建设北江引水工程,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新增管道燃气覆盖居民用户30000户以上。推进电网设施、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推动建设连接中心城区的快速公交系统,实现公交电动化,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加强出租车、网约车管理,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新开通2条地铁口接驳线、4条高峰期接驳地铁公交短线,增加6条现有线路班次,便利群众绿色出行。
  五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水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湖长制”。全面清理整顿“散乱污”场所,大力整治非禁养区6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户),坚决拆除列入今年整治范围内河涌两岸蓝线内违法建设。推进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坚决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确保完成胡屋河、西群河、铜鼓坑河、铁山河、大迳河等5条黑臭河涌整治年度任务,确保8条已治理河涌长治久清。深化大气污染防治,重拳治理工业排放、工地和道路扬尘等重点污染源,加快淘汰黄标车。扎实做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开工建设1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项目。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也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推进乡村振兴,花都很有基础也很迫切,必须坚定不移抓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实施具有花都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分类指导、合理落实村庄规划。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每个镇着力打造一条设施完备、干净整洁、生态美丽的示范主干道。完善农村客运体系,统筹抓好农村改厕、垃圾处理、环卫保洁、生活污水处理、通信电网建设等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干净整洁环境整治行动,在村前村后、村道两旁、房前屋后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村庄。结合地域特色、人文历史、生态资源等,集中力量扶持梯面镇、赤坭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一批区级示范村,打造白坭河、天马河生态景观带等示范亮点。
  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岭南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新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发挥生态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出台农村留用地管理工作规则,按照统筹规划、提升农村留用地价值、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留用地问题的解决,探索留用地集中统筹开发,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监管,促进留用地规范、高效利用,切实保障农民公共利益。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治理和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通过各类扶持措施和惠农政策,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三是深化农村基层治理。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规范农村“三资”交易管理平台,加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保障农村集体财产权益。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合法性、廉洁性审查。理顺农村财务管理关系,强化村务监督,规范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加强激励关怀,按平均每条村50万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对党建、信访维稳、“两违”查控、人居环境整治、污染治理、禁毒等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村社干部给予绩效奖励,充分调动村社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农村“村民议事厅”制度,强化农村集体事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创新村民自治模式。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大力推进“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新改扩建中小学16所,加快建设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华南师范大学花都附属学校,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780个、中小学学位2900个。调整优化学校布局规划,推动中小学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计划19项工程全面开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建立区教师发展中心,稳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工作,深入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继续大力引进名校长和名教师。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全面开展校园少年宫活动。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录取工作,让孩子们都能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科学布局医疗资源,加快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区人民医院新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西部院区、区脑科康复专科医院建设。推进花山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基本完工。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数字化医院系统建设和全区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改造。深化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多模式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文明花都建设,巩固深化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推动花都博物馆投入使用。深化“一村(居)一品”示范点打造,加快建设文化信息化工程,推进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景观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深入开展送戏下乡、全民健身等文体惠民活动。办好第八届区运会、第四届区残运会。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十件民生实事。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70%以上。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稳步提高社保待遇、低保救助标准。继续完善残疾人扶助设施建设。加快区养老院、福利院建设,创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方式,完善20~25分钟助餐配餐服务网络。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推进区殡仪馆、区公益性骨灰楼和镇街公益性骨灰楼建设。加快机场噪音治理、中轴线、广州北站东、西广场、空港核心区、广清城际等安置区建设。完成100套保障房建设。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让市民群众吃得放心。坚决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探索共建园区、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推进“1+N”生态扶贫车间建设,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应,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制度,巩固区内扶贫开发成果。推动军民融合,扎实做好工青妇、侨务、外事、对台、地震、民族宗教、慈善、档案、粮食安全、能源、保密、修志、气象等工作。
  三是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提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运营和民生服务方面的应用水平,着力消除信息壁垒。推进“四标四实”成果的深度应用,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优化网格事件处理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以新街村、朱村、百合社区、云峰社区为重点,开展“一街一特色”村社社会治理试点建设,解决基层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幸福社区提升计划,推进城乡社区协商试点以及“三社联动”试点,建设幸福和谐社区。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完成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目标。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形成“专业社工+志愿者”模式。推进流动妇联,畅通妇女儿童维权渠道。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持续推进来穗人员融合行动,开展出租屋专项整治。
  四是促进社会和谐。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全面排查重大不稳定因素。完善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防范暴力恐怖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校园暴力、黄赌毒、非法集资、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深化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行建设领域用工实名制和工程款工资款分账管理,防范化解劳资纠纷。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案件,防范和化解物业管理、环境污染、消费维权等矛盾,推动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危化品、油气管道、消防、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牢记使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完成既定目标,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狠抓落实,努力打造“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务实创新、高效廉洁”的人民政府。
  一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严格履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建立政府各类新型智库服务决策机制,确保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做好统计工作。规范预算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力有序推进债务防范化解工作。发挥好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实现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
  二是弘扬务实高效作风。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和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及省、市文件精神,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自觉转会风、改文风,着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多开并会、套会、短会,多开视频会议,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切实解决互为前置、互相推诿等突出问题。构建基层与机关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全区行政办公系统工作效能。
  三是攻坚克难抓好落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八大本领”。大力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找准事关花都发展大事和老百姓生活小事的短板和症结,形成推进落实行动方案。对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制定任务清单,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四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以更高标准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发挥监察监督和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的作用,强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专项经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严肃查办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扎实推进“以案治本”。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上率下守住安全稳定廉政底线,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于变革与奋进的伟大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动花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  

序号

民生领域

1

食品安全

实施校园放心饮食工程,食堂量化分级100%达到B级,“明厨亮灶” 100%落实,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覆盖率、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2

社会保障

(1) 区养老院项目主体结构完工。

(2) 实施养老助餐配餐服务提升工程。完善“2025分钟”服务网络,拓展助餐配餐服务内涵,提升助餐配餐服务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水平。

(3) 提高就业培训质量,围绕主要产业开展新型技能人才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70%以上。

3

医疗卫生

完成区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数字化医院系统建设,完成全区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改造。

4

环卫保洁

1)改扩建环卫公厕15座以上。

2)实施马鞍山垃圾转运站改造提质工程,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5

绿化美化

1实施生态美丽花都行动规划20182020),完成三东大道(东湖出入口~G107)、山前旅游大道、肇花高速狮岭互通立交出入口绿化升级改造工程。

2完成赤坭镇皇母村和国泰村,狮岭镇联星村和义山村、花山镇狮民村等5条村绿化美化建设。

3)完成广清高速公路出口至赤坭镇荷溪村沿线环境升级改造。

6

水环境整治

巩固提升8条已整治河涌的治理成果;完成胡屋河、西群河河涌综合整治任务的60%,全面完成大迳河、铜鼓坑河、铁山河河涌综合整治任务。

序号

民生领域

7

公共交通

1)购置346台纯电动公交车,新开通2条地铁口接驳线、4条高峰期接驳地铁公交短线,增加6条现有线路班次,便利群众绿色出行。

2)建设立体停车场,新增200300个停车位。

3)完成地铁九号线公益路(宝华路~迎宾路)段、花果山公园段修复工程。

4)加快花都大道(机场北进场路口~红棉大道段)扩建改造、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花山立交~花东立交)工程。

8

住房保障

1)建成100套保障性住房。

2)推进1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

9

文化体育

(1) 升级改造花都区体育中心周边体育设施。

(2) 启动工人文化宫及青少宫等文化设施建设。

10

公共教育

1)扩大学位供给,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780个、中小学学位2900个,其中优质学位1120个。

2)推进广雅中学花都校区项目建设。

3)推进花都区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

 

  名词解释:
 
  1.绿色金融“1+4”政策文件: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后,花都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的支持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发展的80条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1+4”政策文件。“1”是主文件,即《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花都绿10条”。“4”是子文件,包括《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施细则》(“绿金2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细则》(“绿企2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企业上市发展实施细则》(“上市10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共20条)。
  2.“河长制”“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 “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3.医联体:医疗联合体的简称。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医疗联合体”,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目标,方便群众就医。
  4.养老助餐配餐服务:按照“政府+协会+公司+老年人”的模式,由政府搭台、服务协会运作、企业市场化连锁经营,为企业配备大型送餐车,在社区建立老龄餐车配餐中心,承担配送配餐服务,并部分提供老年人临时就餐服务。
  5.“四标四实”:“四标”指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标准建筑物编码、标准基础网格,“四实”指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
  6.“六大提质工程”: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2018年要推进实体经济提质工程、改革开放深化工程、城市功能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工程、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民生福祉增进工程。
  7.“助保贷”:由地方政府和银行共同筛选企业组成“中小微企业池”,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作为风险缓释方式的信贷业务。
  8.“千人计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重点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
  9.“珠江人才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粤创新创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优先引进取得先进创新成果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或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团队和领军人才。
  10.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为支点,依托“空铁联运”大综合交通体系,向周边区域拓展经济和城市功能,主要包括花都大道以南、雅瑶中路以北、红棉大道以东、新G106以西地区,涵盖主城区CBD、广州北站、花都湖周边等重点发展区域。
  11.全要素:一种城市道路设计理念,改变了以往“就道路而做道路”的“单一系统”建设理念,将道路作为一个城市整体空间来打造,将单一道路涉及的若干系统和要素做统筹考虑,统筹设计,统筹施工。
  12.“四好农村路”: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3.“村民议事厅”: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民有序参与为基础、以依法依规为保障、以“民主协商、一事一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治理新模式。
  14.“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四议”即涉及村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经村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作出决定。“两公开”即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内容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一监督”即村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要自觉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
  15.“三社联动”: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为“三大着力点”,通过三者之间的联动,尝试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16.“八大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相关附件:
分享到